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打通血脉搞活经济——记方城县枣庄村党支部书

来源:经济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曹国宏 曹怡然 通讯员 侯子罡 方城县 赵河镇枣庄村与镇区虽然只是一河之隔,但枣庄村的经济要远落后于镇区。 枣庄村辖前枣庄、后枣庄两个自然村,全村64名党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曹国宏 曹怡然 通讯员 侯子罡

方城县赵河镇枣庄村与镇区虽然只是一河之隔,但枣庄村的经济要远落后于镇区。

枣庄村辖前枣庄、后枣庄两个自然村,全村64名党员,4个党小组,11个村民小组,2580亩耕地,580户2354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通过出租林场、水面、预制板厂的租金,加上三变改革土地流转金、上级奖补资金等,每年村集体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但这笔钱用于维持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开支已是捉襟见肘,更别说用来大发展了。

“成天想着给群众办事,没钱你咋办事?”2018年,42岁的刘帅华当选枣庄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上任之初他最真切的感受,也直指枣庄村发展的痛点。“村集体没钱,等于人身上没血一样,只有发展好集体经济打通血脉,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又舒心的好日子!”如何搞活集体经济?刘帅华决定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工业园区两方面入手。

枣庄村原有水蜜桃种植面积200多亩,有种植林果的传统,村“两委”班子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召开党员和村民大会,决定种植林果发展乡村采摘休闲观光农业来增收致富。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方论证,枣庄村确定了以种植有机冬桃为主,搭配种植黄桃、蟠桃等品种。在发展模式上,更是大胆创新,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合作社,前三年利用国储林项目贷款,以每亩800元的租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200多亩土地,种苗、农资和人工投入全部由村集体承担;进入挂果期后,村民不仅能从卖桃的净收益中按比例获得分红,平常还可以在桃园务工,等于从土地上获得了三份收入。而村集体获得的收益,除用于产业发展外,都将用于扶贫、基础设施完善等民生工程。

“拉枝要拉成45度,然后再用绳子绑好定型,剪下来的废枝也要收集起来,不能扔在地里……”8月4日下午4点多,方城县赵河镇枣庄村的桃园里,刘帅华一边讲解,一边和村民刘玉兰一起给去年新栽种的冬桃拉枝定型。说话间,村会计李海洲骑着电动车驮着半麻袋西瓜到了地头,高温加暴晒,在地里劳作的人们早已汗湿了衣服,村主任单运松干脆光着膀子干起来:“每天上午下午进地前,俺们都得先喝上一瓶藿香正气水,这西瓜也是解暑的。”为了给1000多亩桃树修剪定型,刘帅华和村干部已经带领几十名村民在地里干了一个多月,再干上四五天就可以收工了。

桃树种上后,村“两委”班子的5个人,率先学习种植技术,到外地果园考察先进管理方法,桃树管护的每一个节点,刘帅华都会带着村干部投身到果园里,按照有机标准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并一同劳作。“目前,我们桃园桃树长势良好,进入盛果期每亩可收获8000斤至10000斤,通过订单销售预计年产值将超千万元。但目前果园急需铺设滴灌设备,解决浇水的问题,村民来地里干了一个多月工钱都还没付,大伙也知道村里钱紧张,还是随叫随到,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啊!”说到这儿,刘帅华显得又焦急又愧疚。

刘帅华坚信,“等、靠、要”是解决不了乡村持续发展根本问题的,必须从改变自身发展模式来找出路。

近几年,通过实施人才回创工程,枣庄村先后引进了电子、电器、制衣、手套等中小型企业7个,为本村及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吸纳本村28名贫困人员就业,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这些企业多是租用民宅开办的家庭式作坊,容纳员工有限,企业发展规模受到很大限制。村民王世建创办的方城县宏丰服饰手套厂就建在自家院里,因为场地太小,无法添置设备增加用工,今年已经把好几批订单转给了别人。

王世建的困扰也是刘帅华和村“两委”干部正在谋划解决的一件大事。经过测量核准,枣庄村现有空置集体建筑用地17亩,除了今年规划建设的垃圾处理站要占去1.2亩外,剩余的土地,刘帅华准备建一座硬件设施完备的村级工业园,把村内的电子厂、服装厂、鞋厂等加工型企业都吸纳入园,统一管理,不再收取租金,而是以集体土地厂房入股企业,从而获得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目前,刘帅华正在和枣庄村在外经商人士协调筹措建设厂房的资金。

村子发展的大方向定了,枣庄村广大干群心齐气顺,党的建设坚强有力,文化建设的步子更是走得踏踏实实。近年来,枣庄村每年都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并筹措资金修建了文化广场,经常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晚会,弘扬核心价值观。同时,还建设了警务室,组织无职党员巡逻,为辖区3所学校1900名师生保驾护航。村“两委”深入农户,梳理信访苗头,化解问题症结,把群众之所想想在前面,把群众之所急即时即办,为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环境。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 网址: http://www.jjglqk.cn/zonghexinwen/2020/0818/666.html



上一篇:四送一服 促经济恢复发展
下一篇:黄山街道召开推广“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壮大

经济管理投稿 | 经济管理编辑部| 经济管理版面费 | 经济管理论文发表 | 经济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