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管理》投稿方式[05/28]
- · 《经济管理》征稿要求[05/28]
- · 《经济管理》刊物宗旨[05/28]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互联互通是金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施工图”和“任务书”正式发布。7月31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多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下称《
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施工图”和“任务书”正式发布。7月31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多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通过80条举措对“湾区金融26条”进行细化落实,让湾区各金融业有了明确的操作路径和时间安排。
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应该如何突围?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第一时间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采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互联互通是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突破口,本土金融机构现代化是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充分利用区内资源是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落脚点。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
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要体现大湾区特色
南方日报: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但具体到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该如何体现区域特色?达成这一目标有哪些挑战?
沈明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是一个综合课题,抓手很多,很多措施在全国其他地区都适用。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其特殊性在于大湾区,这是国内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要体现大湾区这一特色。
大湾区的特色是两岸三地的金融市场,打通三地的金融市场,是壮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落脚点。对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明确的阐述,即到2022年,要实现区内“要素流动顺畅”;到2035年,要实现“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从金融的角度看,互联互通就是资本要素的顺畅、高效流动。
概况来讲,区内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程度越高,区内金融机构现代化的进程就越快,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能力就越强。因此,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区内互联互通的水平应该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大湾区互联互通有两大关键挑战,一是资金单边流动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冲击,二是要求市场主体有硬预算约束。
要解决这两个关键挑战,互联互通应该循序渐进、可控稳妥推进,我们建议关键的突破口是将现有的QFII和QDII机制合二为一,进行余额管理。
其一,余额可控。初期可以是顺差,即资金净流入,条件成熟时可以逐步放宽至净流出。
其二,总额不再受限。在余额管理之下,流入的资金越多,流出的也就越多,可以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同时,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可以在余额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做大资金流入合流出的规模,其竞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避免了限额管理的效率弊端。
其三,用途可逐步放宽,一开始可以适当管控可投资标的,实施负面清单管理,随着市场趋于成熟,逐步缩短负面清单。
其四,互联互通程度逐步提升,QFII和QDII合二为一,建立了一个可控且可以量化的互联互通机制,大大提升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
建设国际竞争力投行需三个关键因素
南方日报:《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落实各类扶持政策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对于大湾区金融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沈明高:没有现代化的本土金融机构,就很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为此,我们一直建议推动大湾区率先实现金融现代化,以金融现代化推动和服务经济现代化。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内证券公司,是大湾区金融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行,需要很多条件,如法治文化等,但更离不开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直接融资比重上升。随着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但提升,企业对直接融资渠道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的研究发现,国际经验表明,出口占GDP比重越高,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越高,反之亦然。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通常是传统的成熟行业,银行间接融资有优势,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对风险定价能力相对较强的直接融资渠道将占优。大湾区处在我国转型升级的前沿,对多样化的直接融资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这是券商的机会。
推动直接融资比例提高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打破刚性兑付。有刚性兑付时,整个经济中的无风险或低风险金融资产占比高,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银行有优势;打破刚性兑付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直接融资渠道的优势会逐步显现。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 网址: http://www.jjglqk.cn/zonghexinwen/2020/0804/545.html
上一篇:家乡经济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下一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