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湖北襄州:昂“农”头 走新路 振兴镇域经济

来源:经济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报记者 魏昊星崔海晗 王世翠 从肩挑人扛,到全程机械化种养;从靠天吃饭,到藏粮于技;从填饱肚子,到鼓起钱袋子。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襄阳市襄州区全面推行农业强区建设,

本报记者 魏昊星崔海晗 王世翠

从肩挑人扛,到全程机械化种养;从靠天吃饭,到藏粮于技;从填饱肚子,到鼓起钱袋子。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襄阳市襄州区全面推行农业强区建设,全区合作社总数达到1317家,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25万多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如今,襄州农业发展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农村面貌由落后迈向繁荣,农民生活由贫困奔向小康。

技术革新农业编入现代基因

“我曾向国家交售粮食超过10万公斤,成为当年向国家交售粮食最多的农户。”1989年,农民刘文豹在襄州区承包了1000亩土地,受惠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实现了增产增收。1989年,襄州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7.2亿斤,首次跨入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行列。

过去的辉煌已被历史所记录,如今的农业发展格局已发生了变化,昔日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襄州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以“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全市样板”为目标,襄州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创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初见成效,集技术集成、生产示范、辐射带动为一体的327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初步建成。

在农业专家院士工作站的技术支持下,襄州区农民通过手指与屏幕的交互就能全程掌控农田的生产和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病虫情监管、机械化作业等新技术让智能化种养方式在襄州区逐渐变为现实。如今,襄州区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位居全省第一。

环境改善农村展现勃勃生机

曾经,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茅草土坯房在襄州区比比皆是,年轻人纷纷投向城市的怀抱,农村发展缺乏后继动力。

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襄州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绘制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百工程”具体方案和路径图,包括办好百个示范村、动员百企对接百村、振兴百个产业项目、打造百个文化项目等内容。

家乡的发展环境变好了,在外务工的双沟镇刘大湾村村民杨华返乡创办了集种植、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襄阳杨四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村民提供了150多个就业岗位。“在政策支持下,回乡发展不仅能发展自己的产业,还能带动村民就业,一举两得。”杨华说。

在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的“三乡工程”实践中,襄州区兴办农业企业134家、文化产业项目96个,创办互联网村级服务站54个,引入区外企业57家,镇办企业总投资额188.2亿元,带动本地农民就业34.4万人。

产业助阵农民踏上康庄大道

朱集镇潘湾村滩多地少,农业发展一直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变滩涂劣势为优势,该村确定了“鄂北梨香、花海云聚”的总体目标,引进黄花、黄金等多个梨品种,结合产业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在今年的梨花生态旅游周上,全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去年夏天就赚了2万多元,今年游客更多,最多的一个团有100多人,我们村成了农村旅游的香饽饽。”朱集镇潘湾村村民周安会乐得合不拢嘴。

潘湾村的生态旅游热只是全襄州区农旅结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襄州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市场化、农工商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途径,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古驿镇外沟村、黄集镇毛岗村等20个村被命名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龙王镇闫营村、峪山镇泉眼村等4个村被纳入2018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襄州区积极推动生产要素的跨界配置,全面提升镇域经济。在全区农民收入普遍增长的同时,2018年襄州区实现3978人成功脱贫,5个贫困村出列,全区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 网址: http://www.jjglqk.cn/zonghexinwen/2020/0802/531.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王安石以一己之力搞垮了北宋经济?
下一篇: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生升

经济管理投稿 | 经济管理编辑部| 经济管理版面费 | 经济管理论文发表 | 经济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