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管理》投稿方式[05/28]
- · 《经济管理》征稿要求[05/28]
- · 《经济管理》刊物宗旨[05/28]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施工要点浅谈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概念及优越性 简单的说,同步集料封层技术就是利用同步封层洒布车将粘结剂先撒布,紧接着将集料撒布在先前撒布的粘结层上,然后通过压路机进行碾压成型
1、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概念及优越性
简单的说,同步集料封层技术就是利用同步封层洒布车将粘结剂先撒布,紧接着将集料撒布在先前撒布的粘结层上,然后通过压路机进行碾压成型的一种施工技术。同步集料封层技术属于沥青表面处治的一种,但与其他沥青表面处治相比较,该施工技术的不同点在于粘结剂与集料的撒布是通过同一台洒布车来完成,因此粘结剂与集料结合前时间间隔明显缩短,集料能很好的被粘结剂包裹、碾压形成稳定的结构层。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其集料类型为碎石,具有以下特性:1、良好的防水性;2、高度防滑性;3、增加路面抗裂性和耐磨性;4、施工工艺简单,道路养护成本低;5、施工工期短,可及时开放交通。正是由于其以上五个方面的特点,同步碎石封层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等级道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中。
2、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工艺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的基本工序为:1、对原有旧路面进行处理,包括各种病害的处治及路面松散料及尘土清除;2、沥青粘结料及碎石集料、各种施工机械的准备;3、采用同步洒布车进行同步碎石封层现场施工;4、现场施工完成后达到开放交通条件后允许车辆通行;5、通车路面清扫,散落集料回收即初期养护。
3、同步碎石封层施工要点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其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要点却不容忽视,值得注意。
首先,要想使得这种工艺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对原有路面的处理要到位。原有路面往往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坑槽、网裂、裂缝等既有病害,为了使原有路面上的这些既有病害不反射到同步碎石封层的顶面,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前,我们一定要将路面既有病害通过补坑、沥青灌缝等方式处理到位,并且在施工前应将原有路面表层的松散材料、杂物及尘土采用专用的吹风机清扫干净,以便同步碎石封层粘结层与旧路面粘结良好;
第二、再好的工艺和方法都离不开好的原材料,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前准备好各种原材料至关重要。同步碎石封层采用的粘结料包括普通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等,通常采用普通石油沥青居多,材料在选用时也要按照既有路面实际情况、交通荷载大小、天气情况等通盘考虑。所采用的碎石要符合规范要求,无杂质、粒料干净、无风化、形状规正、抗压强度达到要求、耐磨性良好。用于同步封层施工的碎石一般为单级配中性偏碱性石料,石料须经过反击(锤式)破碎,最大粒径要求与同步碎石封层处置层的厚度相等,做到“一石到顶”的结构;
第三、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过程中沥青粘结料与碎石的用量要做到严格控制。同步碎石封层单层式结构碎石层厚不小于8mm,碎石用量宜控制在5-8m3/Km2,一般情况下,沥青与碎石的重量比为10%,单层每平方米沥青用量为1Kg,同时沥青用量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既有路面状况的好坏以及具体施工季节进行适当调整,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可调整的范围在5%-10%,夏季施工时一般比秋季施工时要下调5%左右;
第四、施工现场控制要点。
1、铲装碎石时要把握好同步封层洒布车装入装料斗中的碎石高度,一般情况下,装入料斗的碎石应不高于料斗左右挡板的高度,防止因料装入过多而撒落在地上;2、同步碎石封层施工粘结料与碎石集料撒布时封层车要行驶平稳、匀速,行车速度一般保持在60 m/min~70m/min,碎石和沥青的撒布量要适当,沥青撒布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沥青的撒布温度,沥青温度必须保证在165℃ 170℃范围之内。3、封层施工时,应事先按照路面宽度合理分幅,具体施工时应从左向右进行封层施工。在左右最外两侧幅宽施工时,应分别加上对应侧石料撒布器的夹板,以防止石料撒出工作区外,在中间幅宽道路施工时,则应注意沥青与碎石的撒布宽度,通常情况下碎石的撒布宽度要窄于沥青撒布宽度8-10mm;3、当在撒布沥靑后,发现有空白时,应及时进行人工补撒,但当撒布沥青太多时又应及时人工将成堆的沥青刮除,避免剥离、斑纹、泛油的现象发生;4、封层施工时,应随时查看装料斗与沥青罐,发现任何一种材料用完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将封层车按前进方向驶出施工作业区域,及时添加粘结料与碎石;5、封层碾压施工时,除对各幅进行进行初压外,还应对相邻两幅宽度进行错轮碾压,碾压遍数至少5遍,第一遍碾压时速度应缓慢进行,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碾压速度依次增加。每一遍碾压时都应先从道路两侧开始,逐步向道路中间进行、相邻两次碾压的轮迹至少有30 cm以上的宽度重叠,且每一遍碾压折返的位置应错开一定间距,不应出现在同一碾压横断面上。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 网址: http://www.jjglqk.cn/qikandaodu/2020/1209/1168.html
上一篇:经济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企业经济师必备素质分析